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带着空间闯古代 / 第416章 历史记录

第416章 历史记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苏诚所一手创办的那个悦发客栈在鱼立果的经营之下一直延续了好几百年,比大明的国祚都长很多。
  
      期间虽然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出现过一段时间的萎靡,但却也没有动摇了客栈的根基。
  
      因为大明经济的发展,悦发客栈也摆脱了只能单纯的供客人打尖住店以及吃饭的本质,也开始朝着专业的服务化开始发展,这也使得客栈朝着星级客栈开始发展。
  
      真是因为这个篆头,使得客栈的客人也是越发的多了起来。
  
      有时候甚至出现了在早上所有的客房都已经售罄的情况,有的客人为了能够晚上露宿在悦发客栈会提前派人来订房的情况,鱼立果他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也开始了预定的模式。
  
      预定模式一开,也有人甚至提前几天就来订房。
  
      这种火爆的情况比后来中考,高考时候学校各大酒店提前几个月就已经把开始期间房间都已经订出去的情况了。
  
      与之唯一不同的一点儿便就是,悦发客栈这样的情况天天都在发生。
  
      苏诚看到这里心情自然是更加舒畅的,若是苏诚他一直生活在他执行任务的某一个时空,他手下的那些产业的发展都绝对不会比现在差的,但苏诚作为时空管理局的员工却不得不受这个制约。
  
      这也都是必然的事情,既然苏诚现在还是时空管理局的员工,那就必须得遵守这个制约,没有规矩永远是都不可能成为方圆的。
  
      苏诚在每次执行完任务回来,看到他手下的那些产业发展的这么好,心里难免都是会有这个想法的。
  
      幸好苏诚的心态比较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就把这个问题想明白,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而张硕作为客栈之中天赋奇佳的厨子,随着他厨艺的不断进步,也是这个客栈能够这么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张硕因为他自身的厨艺因此也被封为了天下第一神厨的美誉。
  
      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拜师学艺,厨子永远都是不会被饿死的一个行业,他就是做饭的时候偷偷吃那三两口也饱了。
  
      不过厨子被油烟呛上那么一通之后大多数是不会在灶台上偷吃的。
  
      张硕也是个足够大气之人,只要是来拜师学艺的,他都会抽自己一个空闲的时间教上这几人几招,只要是张硕愿意交那么几招就足可以让这些人的厨艺得到了很大的一个提升。
  
      大部分人都是懂得感恩的,即便是学会张硕七七八八的厨艺也绝对不会在京师混饭吃的,一旦在京师混饭吃了,那必然是有一定的成风与张硕抢饭吃了。
  
      这可绝对是恩将仇报了。
  
      苏诚找的这几个徒弟人品但是都不错,每个人都能做到把自己的手艺倾囊相授给不相干的人,这可得有大德行之人。
  
      在这一点儿之上苏诚是很高兴的,他的厨艺虽然都是自己领悟到的,但是他却也不会非得把自己的厨艺传授给自己的弟子。
  
      民以食为天,能为所有的百姓提供美食也是他的荣幸。
  
      然后就是和风了,苏诚在那里的反正也就只有这三个事业了,只要他们三人发展的好,也就便是苏诚是所有事业好了。
  
      和风的那百亩良田短短几年的时间便已经发展成了千亩的田地。
  
      而且这千亩的田地都是大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特有的蔬菜。
  
      这个特权不仅仅是那些豪强权贵们的事,而且就是普通百姓也都能吃得起。
  
      毕竟是千亩的田地生产出来的,就只是靠那些人又如何吃的玩,因此也就只能把这东西倾斜给普通百姓了。
  
      这几年大明的政策好,被那些个大地主逼得生活不了的百姓便都去经商了,没有人种地,那些大地主就只能被饿死。
  
      没办法的大地主只能是善待这些百姓。
  
      这也是一个循环,百姓的生活自然是能够提高。
  
      所有的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了,自然就都不会干那种打家劫舍的事情了,大明的治安也就好了。
  
      如此一来,在大明自然就形成了那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风气了。
  
      而且这种风气竟然持续了百年之久。
  
      就只是这一点就足可以被史学家议论很久了。
  
      在以前或者的时候,这个事情倒是也曾经发生过,到那最多也仅仅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像大明这种持续百年的还从来就没有过的。
  
      在把话题回到和风那里,他的千亩良田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也为大明朝解决了不少百姓的就业问题。
  
      这可为朱由校解决了很大的一个难题。
  
      朱由校因此也是经常性的召集和风,鱼立果还有张硕一块进宫吃饭,一起陪同的还有朱由检。
  
      其实,朱由校经常请他们吃饭最大的一个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所干的事业对大明朝的照福,而是他们想要回忆苏诚,以及想要对苏诚留在这里的人照顾一下,也算是对苏诚的间接感谢了,他们可都清楚没有苏诚他们也没有今天。
  
      他们三个人刚开始对皇帝的邀请还是有些局促的,后来随着此次数的增多,与朱由校渐渐的熟络起来之后也没有那么的不安了。
  
      几个人混的倒是很好。
  
      他们几个人也都很有自知之明,在私下里一块喝酒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谈及公事的,又与官府交涉的公事的时候也只与负责的官员商讨就好。
  
      朱由校若是知道了再不伤及根本的事情的时候也会网开一面的。
  
      毕竟人不是圣人,谁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做到那样的铁面无私。
  
      这个世上有几人是包青天。
  
      和风他们几个人也省心,不会给朱由校找麻烦。
  
      只要他们几个不找麻烦,无论是谁也找不出他们任何的过错。
  
      和风不仅给大明的境内弄了上千亩的良田还给其他的番属国以及其他的邻国也培养了不少的大棚。
  
      和风把这项技术传给他们,却也掌握着他的命脉,无论时间多久,他们还都需要找和风请教技术。
  
      这样也就使得他们时常得仰仗着和风,自然也就不敢对大明怎么样。
  
      其实,每个国家的土壤,水源,等气候条件都不同,即便是同等的都教授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能够种好。
  
      苏诚也只是把特定的大道理交给了和风而已。
  
      具体如何操作也都是和风自己把握的。
  
      不得不说,苏诚找出来的这几个人还真是挺有天赋的,很多事情都是苏诚给他们大方面点了一下,他们自己领悟出来的。
  
      这个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
  
      而且他们三个人不仅自己关系匪浅,就是他们的后代关系也是非常的好,也算是世交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