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斯脸上露出诧异之色,他的确没想到事情竟然严重到这种程度。
他早说过南越大军与咸阳若即若离,偶然派使者来关中,也只是向秦王朝索要钱粮布帛,没想到现在竟然要割据称雄了。
“朕前几日已经派章邯去北郡,调蒙恬大军南下,以备不测,”
嬴政神色暗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看不到一丝欣喜之色。丞相冯去疾立即说出了始皇帝的忧虑。
“上郡咸阳相距一千多里,一人一骑,从咸阳出发,走大秦驰道,日夜不休也要跑上三四天,马都要累死几匹,大军步行,又要押运粮草军械,又要防备敌袭,行动缓慢,半个月能走回来就不错了,”
嬴政微微点头,神色更加严峻。
“谁知道半个月后,天下三十六郡会变成什么样子?又有多少会背叛大秦?”
始皇帝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不久,分散全国各地的六国余孽死灰复燃,从山东半岛到江淮一带,到处都是起义的队伍,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秦最终就是被这燎原大火给烧毁的。
倘若在蒙恬大军返回关中之前,山东六国已经成功复国。这些六国余孽必定会在函谷关外再次上演一出五国伐秦的闹剧。
函谷关防备空虚,根本无力抵挡来自东方的进攻。
嬴政知道,熟知咸阳底细的赵高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嬴政感觉一阵沮丧,阴谋!彻头彻尾的阴谋!
虽然早已经习惯了阴谋背叛,从嫪毐到昌平君,在他背后捅刀子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没想到这次竟然会这么惨,
“陛下,眼下只有坚守关中了,出了函谷关,天下黔首都不会放过嬴政,他们为何如此仇恨始皇帝,原因倒也颇为简单。”
“因为六国余孽在朕背后造谣。”
嬴政打断冯去疾说话,补充说道。
“你说的很有道理,现在贸然出关,只会成为众矢之的,以朕手中这些甲士,去了基本就是殉国的结局了。”
既然不能出去,在蒙恬大军回到咸阳之前,嬴政必须采取一些紧急措施了。
“李斯,上次皇后写给东郡黔首的檄文,有什么回应,“
其实答案也是明显的,明显的恶意。
”五天没有音信了,赵高也一样,你觉得他们两人在做什么?”
嬴政目光逼向李斯,丞相李斯今年刚满四十,在这个人均寿命不到三十五岁的时代,算是长寿的存在。
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人,与韩国贵族韩非子一起师从荀子门下,研习刑名法术之学,学成之后却在楚国做了小吏,后来再见到厕所老鼠后受到了启发,便离开荀子来到咸阳,投入相国吕不韦门下,从门客做起,一步步爬到了大秦丞相这个位置。
“陛下,想必御史与中车令正在擒拿叛逆张良,事发紧急,来不及向陛下汇报。”
面对始皇帝质问,丞相李斯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变化,他神色淡定,尽力敷衍道。
这位位极人臣的客卿最擅长的就是揣度始皇帝心意,总能说出始皇帝心中想法,他也正是因此获得了嬴政的信任。
“早知如此,朕应该亲自东巡,”
始皇帝没有搭理李斯,自言自语道,
“便是赵高他们没有回信,东郡郡守也该上奏啊。
李斯没有再说话,他已得到确切消息,始皇帝嬴政时日不多,对待将死之人,能敷衍就敷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斯,朕在问你话呢!东郡之事该如何处理!”
李斯抬头望向嬴政,越发感觉皇帝陛下脸色苍白,面容憔悴。
事实上,从秦王政三十四年也就是前年开始,东郡便渐渐与咸阳失去联系。东郡运往咸阳的货物减少了一半,丞相冯去疾曾派使者去东郡盘查,结果使者一去不返。群臣都知道始皇帝脾气,要是让他知道必定暴跳如雷大开杀戒。所以以李斯为首的大臣们将东郡之事瞒得水泄不通,不使一点消息落入嬴政耳中。
“陛下,臣以为,可先召两人回咸阳,待阿房宫修筑完毕后,在做计较。”
李斯这话说得很委婉,以大秦现在的国力,根本无法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除非秦皇陵,阿房宫停摆,或者将上郡,桂林的秦军召回。
“你说的对,到时候朕将亲自上阵,除掉这些六国余孽!”
就在两人说话时,忽然听见外面有小黄门宦官闯入大殿,面朝嬴政,既然忘记了行礼,只是大声说道:
“陛下!蒙将军率大军来了!咱们有救了!”
李斯心里咯噔一下,蒙恬回咸阳的消息他从未听人说过,现在竟然已经回到了咸阳!
那北边的匈奴怎么办?不管了吗?
”李斯,随朕去城头,好好看看大秦虎狼之师!“、
始皇帝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御史发回消息,终于按捺不住,找李斯问话。
丞相李斯面对始皇帝质问,脸上表情没有任何波澜起伏,在他告诉嬴政说咸阳已经三天没收到御史来信时,嬴政毫无征兆的暴怒了。
“你是大秦丞相,王鑫直接归你管辖,三天没收到御史来信,你竟然能如此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