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龙齐帝子 / 第四章,坐论天下

第四章,坐论天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盛天因龙帝所降的那道可随意出入宫城的恩旨免除了困在宫闱的苦楚,陪龙帝用完午膳盛和便拉着盛天在临淄城各处游玩了。虽说都是烟花之所但也透露着齐都临淄的富足。歌舞生平,醉生梦死。什么城东的酒,城西的舞,城南的珍玩珠宝。盛和都了如指掌。都体现了临淄的富足。齐国百年,虽说齐都原是商耀国的都城,却以它的富足,让新国仍以其为都城。又经过龙帝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临淄已是天下最繁华的城池。
  两位帝子最终逛到了稷下,才子多风流,稷下学宫是齐国文人向往之处,而稷下最是风流快活之处。二帝子宣成王龙盛扬的府邸在这里,二帝子仁厚宽仁心性高洁,虽居于此却能做到不闻窗外事,相对于长帝子,二帝子对待兄弟们更像是一位兄长,六帝子对这个哥哥敬重中也多了一种亲切感。宣成王自幼体弱,直到二十岁才离宫外出居住,府中常年驻有御医。本来就该在府中好好休养的宣成王,却因酷爱文学向陛下请旨主管稷下学宫。路过宣成王府,未等通报盛和便拉着盛天风风火火的闯了进去。这个时候正是御医为宣王诊脉的时辰。先天不足,不能根治,只能调理。宣王府中的御医虽不是顶尖的但也对宣王的身体尽职尽责。宣王侧卧在床上,因为诊脉在这里早已成了寻常之事,所以只有平常的侍者在侧侍候。确定宣王的身体无恙,御医放心的收拾药箱,向宣王禀告后就吩咐下人按照药方煎药。知道自己身体无事宣王便起身,准备去书房,临门正巧碰到了进来的盛和与盛天。盛和素知这个二哥喜文如痴,一天到晚都在书房里呆着。除了睡觉就只有这个时辰才来卧房诊脉。盛和知道二哥如此,便常以来这里做客拉着宣王饮茶下棋,好让他不去做那些耗神的事来损耗身体。宣王主持修《齐地志》时经常通宵达旦。书成宣王便病倒了。由此龙帝免除了宣王的修书职务。只让其在家休养。但却没有阻止二帝子研究文学经典的脚步。盛和是这里的常客,他一来宣王便知道这书房是去不了啦。
  “二哥身体如何了?我带七弟来看看你,你与他只见过一面,兄弟间互相了解一下。”盛和在门前拦住正在往外走的宣王,指了指身后的盛天。盛天向宣王行礼。“昨夜,因多饮了些酒,身体不适。未与七弟促膝长谈。今日暂得调息,正想明日去看你。盛和就带着你来我这里。真是高兴。七弟。”宣王对盛天说道。“二哥,昨夜盛天行酒时,二哥已经身体不适了。却在盛天行完酒后再离去,这份兄弟情谊,盛天会铭记。”
  “都是自家兄弟,没什么的,一杯酒我还是撑得住的。”宣王说到,门前不是说话的地方,宣王便带着两个弟弟到大堂去了。因是自家兄弟,宣王并没有列开大堂的几张大桌,而是和两个弟弟在一个不大的茶榻上。这样兄弟们也离得近些。说话没有这么多的拘谨。唯一特殊的是宣王身后加了靠背。
  “临淄外面是怎样一番天地,虽说我主持编纂《齐地志》但却没出过临淄城。”
  “江湖纷乱,那有圣都祥和啊。若说我大齐之地,物华天宝,天下最为富足之地。在这大争之世,却免受战火二十多年。风土人情,虽说各异,但文明开化。就连与吴越交界的北固山下的剡州也比与其毗邻的山陵城也是俩种天地。至于北境,地广人稀以军事为主,大齐聂州军事比不过赵国的邢州。只依险而守。越过邢州便是燕赵之都---邯郸城,与我齐地只隔两百里。却是另一番光景。与我临淄无异。“盛天说出了这几年游历各地所看到的。
  “北赵立国已逾百年,当今大国,军事上的确有远超他国之处。前有四代英主,现有雄兵百万。十年前以雷霆之势灭孤竹国,前年只用了两个月灭中山国。与大齐更是常年交战,若非如此,也不需要一个雄才大略的帝子镇守北境以安局势。
  ”宣王挺直了身子,显然眼前的话题吸引住了他。
  ”盛极而衰,北赵朝堂上已是阴云密布。一场血雨腥风不远了。“盛天说到。
  ”何以见得?北赵朝堂上掌权的三公九卿都是老帝的心腹,对帝族蓝氏的忠心还是可以相信的。还有其他人有这个能力吗?其他的是有心无力吧?“盛和问道
  ”七弟说的可是北赵上将军殷钟?“宣王问道。
  ”正是这位将军,二哥知道他?“盛天将话头交给宣王。宣王点了点头说道:”殷钟,北赵的战神,领兵以来从没败过,灭中山,只用了五万军队灭了中山十四万军队。与我大齐战,两次攻过同关直指大齐腹地。向西为北赵扩地千里。追击匈奴千里。此人素有杀性,坑杀降兵,中山王室被他屠尽,代地叛乱,他在关陵屠城以绝代人复国之心,毫无怀柔感化之心。令各国胆寒。在朝凭国舅身份,扩土不世之功目无一切。藐视群臣,只有他有颠倒乾坤的能力。“
  ”眼下北赵能限制住他权力的三公都已迟暮,垂垂老矣。那里是正值壮年殷钟的对手啊。几场大战下来殷钟在北赵军队树立的威信根深蒂固,军队里已经没有能压住他的人了,况且他又是北赵当今太后的亲弟弟。若位列三公,那么帝族与外戚的争斗将会很激烈。“盛天接着宣王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北赵蓝氏帝族素有铁血之风。灵武帝在位二十年,国力达到顶峰。无奈英年早逝。幼帝即位,却道是君心叵测之人的天赐良机。”盛和附言。又继续问道:“但此人真是北赵的祸国之人吗?他素有忠贞之名。连左帅都认可。”
  “左帅与他最近的一战也是在五年前的常丘之战,还是在他第二次攻过同关我大齐反攻之后,五年前他还只不过是中尉。统兵却不掌兵权。况且老将狄央又在,掀不起什么风浪。只能显示忠诚以搏上位。“盛天已经分析了这位战神上位的过程,看穿了他的心思。”狄帅以此忠心放心的将位置传给他。上位后的他却是完全换了副模样。嗜杀,目中无人。爱慕权势。所以我断定他对北赵帝位有所图谋。此人虽有将才。却心怀不轨。“
  ”而今赵帝蓝燐将要成年,三公行将就木。殷种得势,北赵朝局现在已是风雨前的平静了。“宣王补充说。
  ”权谋之势瞬息万变,赵帝是个什么样的人,还真是好奇。“盛和含着笑意说到。
  “四代英主的传人,我想差不了。”盛天笑着说,
  “若又是一只虎的话,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就怕他是一只绵羊,只有命丧虎口的份了。”宣王云淡风轻的说了句。旁边的盛天泛起了笑颜。“就像南楚易主之事,楚皇邵氏心性柔弱,难驾华氏一族那群猛虎,失了皇位。”
  “明皇华氏,说到底也是英雄。接手南楚后,连灭缅挝三国,这至少是邵氏想做却没做的,。“盛和说到。
  ”听闻至尊之剑---耀星在南楚皇室,名剑识主,相信他差不了。“作为至尊之剑剑主,盛天对其他至尊之剑剑主,有着一种好奇和不知从何而来的认同。就像和青龙望月那般相惜之态。
  ”听闻明皇的侄子新进越王华麟阳,在武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或许正是所谓至尊剑主。他胸中也有才略,深受明皇器重。又与你二人年龄相仿。若盛天将来参与朝政免不了要与他打交道。也看看至尊剑主的风采。“宣王玩味的笑道。其实盛扬对至尊之剑只是有所耳闻,却不知在江湖上至尊之剑的象征。只是认为至尊剑主不过是武功稍高些的江湖散人罢了。对华麟阳的赞许不过是在朝堂上听过南楚使臣对他的称赞罢了。
  ”二哥,说到至尊之剑,盛天就有一把。叫卿麟吧?“
  “嗯,卿麟。”盛天点了点头。
  “哦,既然至尊之剑剑主就在眼前,那何时让我见识一下至尊剑。”宣王说到。
  “卿麟剑是两年前,老师的好友剑士匡泽交付与我,他说我与卿麟有缘,而我这些年来又在剑道上有所窥探。期望能得到一柄名剑。所以便成了至尊剑主。”盛天笑道。
  “剑道,何为剑道?“专注于文学的宣王根本不知何为剑道。甚至对剑道有所偏见。“剑乃凶杀之物,剑道是在剑术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剑士们思索为什么用剑,剑对于自己究竟是什么,以剑修身,剑道即人道。”盛天解释道。
  ”剑道,看来已是另一种参悟人生的方式了。盛天,我听闻剑士极珍重手中的剑,甚至将剑看做是生命。对此我不能理解,你也是如此吗?“宣王问道。
  “我只是颇有修行。卿麟是仁义之剑,我只想奉行仁义,不辱这柄名剑。匡泽前辈是位闻名天下的节侠,仁义之名名冠天下,与吾师齐名。我必以终身追逐他们的脚步。”盛天说到。
  “盛天是名冠天下的名剑的剑主,见识自于我们这些常年沉溺于醉生梦死的人不同。二哥是当世百家学说集大成者,这个屋子里聚集了两位文学武学上的顶级之人在此坐论天下。”一向散漫的盛和笑着说。说来也是盛和向来无职权,又不似盛扬那样爱好文学,自是风花雪月居多。因为盛扬是修身的文人,所以盛和与京城纨绔子弟一起所开的玩笑所说的风流趣事自是不能在他身边说。今天三兄弟所聊之事大大的超出了盛和所了解的,只能提出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显然眼前的两人对待事物的认知不同。修文与修武一开始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三人对坐畅聊,在宣王擅长的诗词歌赋上,盛天竟也对答入流,盛和不由的汗颜了起来。不觉已至傍晚,宣王喝完药,盛天和盛和便告辞离去。盛和送盛天至灵雀宫中。
  ”盛天,明天带你去城南雀语阁,最近岳家那小子经常去那,一去就是一整天。我想去看看,你和我一起去。“
  ”好啊,到那后相信你会大吃一惊的。“盛天脸上泛起了神秘的笑颜,同时老师使自己得以回都的手段已了然于心。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