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闲的没事想讲讲故事,也不知道讲些什么,脑子里就想了个张子房。
那就先介绍一下张子房这个人。
张良,字子房,出生年月没有准确记录,亡于公元前一八六年(不过为了写的顺溜一点,所以我不打算有什么年龄的设定)。其祖父和父亲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称“五世相韩”,不过这和子房没什么关系,主要就是说他出身不错。后人有称其为“谋圣”,汉高祖评其“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兵家四圣”的说法中也有一个有子房,我是不大支持这个说法的。与萧何、韩信二人并称“汉初三杰”。汉初被封为“留侯”。
说了半天都是夸子房的,肯定有人看着不舒服,其实我还没夸完,作为一个粉丝我可不想吝啬我的赞美之词,若是您不喜欢或者看到一半觉得不行,好走不送!
太史公似乎还有句“面色好女若妇人”想外貌形容,我想着大抵是个长得很漂亮的美男子吧!
对于其姓氏也有一些争议,我们暂且不论,直接就当他从出生就姓张名良。
我写的是故事,是小说,不是历史,也不要当历史,这话先说好,我可不想被人说什么。
也不说其他的了,开始讲我的故事吧!
一满城翠色隐风云,一家喜事天降星
张良的出生,可谓是惊险万分,也是刚刚好,要是差那么一点恐怕会早夭,要是多那么一点不知以他的才能又会出什么乱子。
张开地刚刚从宫中回来,眉毛拧在了一起,看的下人都觉得害怕,虽然已经不做官,但是开地说话还是有很大分量的,现在的宰相张平就是张开地的儿子,而张平的第一个儿子足月要出生了。
虽然都城表面一片祥和,贵族们整天饮酒作乐,艺妓们弹着琴唱着自己也不懂的诗。
韩王每隔几天就要叫朝中有分量的官员进宫,也不知道说什么,不过将军宰相什么的都会去,想来也是大事。
在这片祥和下面隐藏着的危机不知道有多少人发现。
正值春天,张夫人在园子里溜达着,花还开的不多,张夫人正打算四处走走却突然一阵腹痛,扶着边上的石头缓缓的蹲了下去。旁边的下人赶紧上前去扶“夫人!”
下人也都明白是要生了,谁想到这一闹腾就到了第二天早上,这可急坏了张开地和张平,却又没有办法。
春天早上天气还有些凉,众人都在外面冻着,有些人受不了就悄悄跺几下脚。
终于到了正午天暖时候,听得一声弱弱的啼哭传了出来,虽然折腾了挺久,但是好歹母子把命都保住了。
因为出生时候难产,张良从小身子不好,刚几个月时候就灌了不少药。
张良两岁时候祖父得了重病,也没顶多久。
那时候张良还是个小娃娃,什么都不懂。只是知道家里人都很难过,不过随着长大这点难过也忘得差不多了。
等到张良也不用总是灌药能跟一般孩子一样乱跑乱跳的时候他的弟弟也出生了。
“母亲,弟弟是从哪里来的?”张良看着奶妈抱着的小小的肉球一样的弟弟问。
“和你一样啊!”张夫人说的很慢。
“那我呢……”张良这声很小。
“你是哥哥,要保护好弟弟,知道么?”张夫人看着刚出生的那孩子对张良说。
“知道,只要弟弟不做不好的事,良定会保护好他!”
“那什么是不好的事?”
“不好的事……不知道,等我长大了就知道了吧!”
“嗯,等你长大!”
等到大了一些,因为身子骨不好所以也就是天天在家里读书写字。
不得不说张良是个天纵奇才,不说是过目不忘,但是该记住的也是一点不差,在同龄人中算得上博学。之后张平给张良安排了个练武的师傅,没指望他能以一敌十,只是想让他不至于成个病秧子。
身体好了很多之后韩王特命张良可以和公主公子们在上庠一起读书。
先生也夸过张良,和其他人说的差不多。
张良不止看了那些先生教的,还看了很多其他的书。孔孟的文字读了不少,兵法也有时看,还有那些众人都看不上的乱七八糟的也都看,可算得上是杂学了!
韩王安经常召张平进宫议事,张良有一次在家中跟张平随口说了句“要打仗了么?”张平一惊但是并没有搭理张良,只当儿子胡言。
“非公子被派去了秦国?”张良见父亲不理又开口说到“若是不理非公子这事,怕是不妙!”
“你小娃娃懂什么。”张平抬头教训张良,小孩子一个居然敢妄论国事。
“可是父亲也知道那现在嬴政手下的李斯和非公子的关系吧,良虽不懂,却知道二人不可同在一处,父亲不也是这样认为?”
张平惊讶,本来就是与群臣议事时随口说的,不想张良却记住了,于是问道“你可懂其中利害关系?”
“不懂。”张良摇摇头起身“良在此也不能为王分忧,告退。”
张平挥挥手,本来也并不指望自己这两个还没成人的儿子能有什么有效的建议。
两人若是只活一个,则天下可定;若是共事一主,则朝堂不稳;若是分居两地,则天下可分。张平以为韩非和李斯的关系就是这样,此番韩非要去秦国,嬴政确实爱才,但是李斯那里对于韩非来说怕是会出事。
张良回到自己房间,他虽然还小,却能感觉到这满城的压抑气氛,他也曾偷偷听过大人讲话,也看过韩国的地图,他知道韩国的强盛只是贵族欺骗自己的谎言,真正为国为民忧心的不过寥寥数人罢了,而父亲也算那寥寥数人之中。韩非的才华有目共睹,张良也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他相信若是韩非能早些领导这个国家,说不定能与那几个大国抗衡,但是现在,怕是都晚了。
此番派韩非去秦国不知能否带来好消息,若是能将矛头对准其他国家自然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