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春秋野望 / 第二十六章:一国没落一国兴

第二十六章:一国没落一国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施人吉组建黑山情报司,暗中刺探各国情况,尤其以晋国、秦国、楚国、齐国这未来的春秋四强为主。只是因为情报司初建,高端人才又缺,所以目前暗探人员多游走与乡野的商贩走卒之间,还不大能打探到各国朝堂上的具体情况。
  这一年倒有几件大事,朝野皆闻,情报司也一一做了呈报。
  公元前659年,许国许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礼也。许国丧君,许穆夫人守寡,一年之内她丧兄又丧夫,大不幸也。
  许国毕竟是小国,许穆公卒了,对周边的局势倒也没太大的影响。而另一位穆公在同一年的继位了,才是搅动天下的大事。可以说从此齐、晋、秦、楚,风云际会,春秋四强呼之欲出。
  秦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嬴任好正式,也就是后世所称的“秦穆公”。从此秦国正式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以后的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
  秦穆公刚一继位,也就是穆公元年,这位野心勃勃的国君就亲自带兵讨伐了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他扩张疆土的事业。想到其日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的霸业,施人吉自然将其列为重点打探目标。
  一方诸侯兴盛,一方诸侯没落,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邢国正式迁都夷仪(山东聊城市西南),在齐国的帮助下得以复国。以齐国为主导的诸侯还为其筑造了一座新都城,从此邢国成为齐国附属国一般的存在。靠近齐国,求得保护,再无当年一方诸侯伯长的气象。
  卫国也是一般无二,两国真可谓难兄难弟。早前齐桓公已经派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来戍漕邑,保护卫文公。如今齐、宋、曹三国之师再于聂北集结,在安定了邢国后,共同出兵讨伐狄人,解救卫国危难。
  屡番大战下,诸侯联军大胜狄师,为卫国恢复了东面半壁的部分疆土。如今卫文公所辖,总算不是最困难时区区边境之地了,大约有了卫懿公时三分之一的国土。
  只是此时,楚国突然出兵伐郑。于是八月,齐桓公在柽(河南省淮阳县西北)和宋桓公、郑文公、曹昭公、邾国国君会晤,谋划救援郑国。楚国是诸侯大国,地广人众,兵力强盛,初霸中原的齐桓公对楚国的动向十分警惕,为了防楚染指中原的野心,因而会盟中原诸侯救援郑国。
  而卫国呢,因为狄人在大败下元气大伤,急需休养生息,于是卫狄以黄河为界,卫师凭借新募之兵勉强能够凭河自守。当然原来的都城朝歌位于卫国西半壁,仍旧失陷,于是卫文公与齐桓公商议后,决定仿邢国例,在收复的楚丘之地重筑新都城,算是正式复国。
  齐桓公自不能厚此薄彼了,也如邢国一般,仍旧由诸侯们耗资耗力为其筑城,一直到下一年的正月,卫国新国都才正式告成。齐国为邢、卫都筑了都城,可见此时齐国财力之强。当然钱虽然花出去不少,但是好名声和政治资本也捞得足够。算上前番帮鲁国立鲁僖公之事,被称为“定鲁、救卫、存邢”,每一件都是当世了不起的义举,得到了“华夏诸国”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而施人吉在这一年也并未荒废,虽然求封“大夫”之爵未成,但他还是巩固了自己的黑山根据地。在拨出石城寨这颗眼中钉后,周边再无人敢撄其锋芒,已经制霸太行卫、邢一段。
  另外今年最值得庆祝的就是,经过他反复实验,不断修正,他总算是炼出了铁,黑山正式结束了无铁的时代。
  “这水的气味?这是铁锈的味道!这附近当有矿脉!”一处黄泥潭死水,让施人吉欣喜若狂。
  情报人员汇报的那条红河两岸,施人吉率队好一番寻找,一月的风餐露宿,果然发现了露头铁矿,其下就隐藏着铁矿矿脉。施人吉不知此地究竟是矿山镇还是峰峰矿区,或者二者都不是,但是此地含有铁矿石资源已成他亲眼所见,不争之事实。
  而且值得庆幸的是此地就在太行山脚下,离黑山距离倒也不远,不过十日路程,离石城寨更近,只有两百里地。虽说山路难行,但是这点距离四、五天也是足够了,所以矿石的运输还算方便。
  此地原为卫国领土,如今却仍失陷在狄人手中。但狄人人少,又是新征服之地,故而对各地的掌控十分薄弱。与诸侯联军一番大战之后,狄人更是大伤元气,也自动放弃了一些价值不大的偏远地域。
  而太行山脚下,山林茂密,并不适合狄人放牧,又山匪众多,自然是被放弃的地点之一,驻守邯郸的狄人兵马,每月只会象征性的下乡野巡查一番。
  于是施人吉正好驻兵五百将此地严密保护起来,又从黑山根据地上运来大量劳力,正式开采起铁矿石来。甚至一度造成了黑山上“壮丁挖矿去,田耕多妇孺”的景象。
  此地位置,施人吉估算了下其到邯郸距离,最终揣测还是峰峰矿区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因而最终还是将此地新设立的军寨命名为了“峰峰军寨”。此寨的建立,也为施人吉的下山之路正式开了个好头。
  如今黑山军上下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炼铁大业,随着不断的改进,也终于是炼出了第一把像样的“铁制大刀”、第一个“铁锄头”农具,第一个“铁枪头”、“铁犁”、“铁盾”等等。这些兵器、农具也很快被分发下去,正式使用了起来,迎得了使用者们一致的好评。
  只是可能还是杂质太多的问题,所炼出来的铁还是偏软,一把铁刀可能砍个几十下,就会卷刃,有豁口,需要重新加工打制下,怪不得古代那么多的铁匠铺。
  另外,为了尽量的保持技术的先进优势,防止被窥探,这些铁制的用品每一件都是刻有独立标号,并且登记在案的。平常都会收归公库管理,使用时再登记姓名一一分发,损坏可以,但遗失就是重罪,要接受情报司间谍嫌疑的审查。
  登记制度的出现,也间接导致了黑山上兴起的起名风潮,毕竟此时可不是谁都能拥有姓氏的,而叫阿猫阿狗的人又实在太多,很难分得清楚谁是谁。
  乡宰来反应此事,请施人吉赐下姓氏,施人吉则不在乎地说,“这还不简单,世间万物皆可为姓。家旁有柳树的可以姓柳,有杨树的姓杨,也可以姓花、姓草、姓菜,甚至姓春、夏、秋、冬都没什么问题。”
  “可以跟着将军姓施吗?”乡宰问。
  “当然可以。”施人吉满不在乎。
  “将军,下吏有不同意见。”孔捷正陪同施人吉在寨中视察,看着请示的乡宰开口说道:“下吏以为,将军之姓不可滥也,不妨当做一种荣誉,特别授予那些有功之人,如此则可彰显将军姓氏之尊贵,高人一等。”
  这马屁拍的,施人吉刚想出言否决,然而此时乡宰也出言认同说:“孔卒长所言甚是,总要分了尊卑才好。”
  “阶级?”施人吉脑海中浮现。
  时间很快到了公元前659年的冬天12月,黑山军召开了年度总结大会,然后就准备欢度新年。
  ……
  山中各寨,都是张灯结彩,施人吉也交待,此次要好好办办。
  “大婶子,自从狄人入侵以来,大伙都忙着逃难,真是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啊。”一个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少妇打量着周围的布置,和身边之人说着体己话。
  “是啊,不过好在那挨千刀的狄人也遭了报应,听说国君在齐国的帮助下,终于打败了狄人,很是收复了一些地方。”大婶八卦着自己听到的消息。
  “真的?那国君什么时候能派兵去收复我们那疙瘩啊,让我们也回趟家,在外漂泊太久了。”少妇说着,引出了她的愁情,有些伤感。
  “那可说不好啊,齐国不帮忙,光靠咱们卫国兵,估计可悬,不然早两年也不会输的那么惨了。要我说啊,这黑山不也挺好的嘛,何必非要想家。施大将军给咱们分田地,教咱们耕耘之法,而且家里丁壮无论是当兵还是做工还都有禄米可拿,让咱都能吃饱咯。”大婶笑呵呵开导着。
  “是啊,大婶子你说的对,能吃饱比啥都强。关键是不用去应付之前那些永远服不完的劳役、兵役,在役上死了也是白死。”
  “谁说不是呢。”
  “翠红、刘婶忙着呢?”迎面走来一人,穿着颇为体面。
  “呦,咱们的女乡宰来了啊,来来来,快坐。”大婶赶往起身让出一座。
  “不了,我还有事要忙呢,今天过来是通知下大家,大将军在黑山总寨办了个叫什么‘联欢晚会’的,请了戏班子、杂耍人等,像你们这样的军功之家,若是有闲,都可以前去凑个热闹。一般的小民可就难了,毕竟算上石城、峰峰七寨人马,实在太多,所以算是对军功之家的一个照顾。”女乡宰介绍着。
  “好嘞,好嘞,大将军有心了,咱们呀一定去。你刘婶我最爱凑热闹了,呵呵!”刘婶自然答应。
  “行,那你们忙着吧,我还要去通知一下家呢。”
  等陪着笑脸把女乡宰送走了,两人又开始评论起她来。
  “瞧见没,神气不。”刘婶望着背影,指指点点地说,“听说这衣裳,是大将军用从齐国商人那买的鲁国缟布,做成的统一官服,可比咱身上这扎人的粗布麻衣要舒适多了。”
  “是神气!不过你说这女主外男主内,她比她家那口子强上这么多,她男人能受得了不?”少妇翠红对着刘婶念叨。
  “有啥受不了的,每月都能往家领回那么多禄米,一个女的都抵好几个男的了,这样的娘子谁不要啊。我说就是她再找个小的,我估计都不难,哈哈。”
  “也是。”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