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捋好了思绪之后,徐茂马上付诸行动。
对付几个小兵,他是有办法的。
毕竟从现代社会中穿越而来,武力方面徐茂相差甚远,但是智力方面,碾压几个大头兵,还是毫无压力的。
因此,徐茂的报复行动,开始慢慢展开。
用了几天的时间,徐茂先是施了些小恩小惠,便和齐海洋等人称兄道弟了。
随后,徐茂又找到了一个机会,将董卓最心爱的一件宝剑,藏于齐海洋的床下。
作为混世魔王一样的人物,董卓的脾气是何等的暴躁,在自己的地盘里,丢了东西,董魔王立即怒火冲天。
当天,他便下了一道命令:
“找,给老子找!挖地三尺,也要把宝剑找出来!”
董卓之所以会如此愤怒,并不完全因为丢了东。
要知道,宝剑所在地,乃是他的寝室,既然今天有人能在他眼皮底下把宝剑偷走,明天自然就能将他的人头偷走。
虽然董卓还没有像曹操那么变态,达到下人来他床边都要斩杀的程度,但是没有人对于能够威胁自己生命的事情不重视。
这,亦是徐茂设计狠毒之处。
随后,在轰轰烈烈的搜查过程中,徐茂“不小心”地在齐海洋的床下,找到了董卓的宝剑。
这一下子,齐海洋百口莫辩,他实在是不知道宝剑怎么会藏在他的床下。
而董卓亦是懒得听他解释,一声令下,齐海洋人头分家。
这一次,徐茂不仅除掉了一个对头,还小小的立了一功,成为董卓身边,较为信任的一位亲兵。
正在徐茂的生活环境稍稍有所改善的时候,刺史府接到一个震惊的消息:
西凉羌人叛乱,在铁羌盟首领北宫伯玉的带领下,马腾、韩遂也同时起兵造反,朝廷命令董卓跟随车骑将军皇甫嵩前去平定叛乱。
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徐茂的眼睛为之一亮。
要打仗了,那么也就意味着立功的机会来了。
如果能够在战斗中活的功劳,他便有机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可是,功劳真的这么好立吗?!
作为朝廷的大将,皇甫嵩的军队暂时还不能马上到达战场。
因此,作为平叛军二把手的董卓,亦是没有立即起兵。
对于董卓的那点小心思,徐茂还是了解的十分清楚的。
要知道,乱世之中,强权即使真理,兵力才是本钱。
在这个征战杀伐不断的西凉,董卓还有不少仇人,真要是为了平叛损失大量的部队,他董卓恐怕也在西凉站不稳脚跟了。
更何况,这次平叛,朝廷一没给董卓派兵,而没给董卓派粮,一切消耗,都由董卓自己处理,这就更让董卓对于平叛毫无兴趣。
然而,董卓不起兵,可并不代表别人就会歇着。
这次叛军所处地理位置与董卓的势力范围相近,因此北宫伯玉率数十万羌兵,趁此机会,猛攻西凉重镇安定。
大兵压城之下,安定太守苦等援兵不至,立即弃城而逃。
只用了短短三天时间,铁羌盟便入住安定城。
一时间,羌兵威势大盛,只待休养一番,便要直接攻打西凉首府,也就是董卓的驻军地——天水城!
战争,一触即发。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朝廷的大军,终于姗姗来迟。
这一天,皇甫嵩到了带着朝廷的五万大军,进驻天水城。
作为凉州刺史,董卓立即出城相迎。
而地位有所提升的徐茂,也作为董卓的亲兵,一起迎接皇甫嵩的到来。
正午,十二点。
太阳高高地挂在半空之中。
天空中,万里无云,正是凉州少见的好天气。
不大一会,徐茂只感觉大地在微微地震动。
紧接着,一片黑压压的铁流,出现在他的眼帘。
五万大军仿佛无边无尽一般,出现在了徐茂的眼前。
这是徐茂第一次看见如此正规的行军。
五万大军的肃杀之气,令他直感到一阵窒息。
看到朝廷大军这阵势之后,徐茂不禁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觉到好笑。
仅仅是五万人便已给予他如此压力,而他可是听说,羌兵那边,有整整二十万兵马呢!
徐茂突然意识到,立功的事情还是先放一放好了,能够在战争中保住小命再说吧!
经过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后,董卓带着皇甫嵩和众将进了议事厅,徐茂作为亲兵,亦是跟在董卓的身后,进入了议事厅。
众人坐定之后,皇甫嵩面沉似水地率先发话了:
“董刺史,时至今日,为何你还没起兵?!难道......你没有接到朝廷传来的圣旨吗?!”
作为一个老油条,董卓也不含糊,缓缓回道:
“回禀车骑将军,非是我老董不愿起兵,实在是羌兵势大,我西良军兵微将寡,一旦失利,西凉的屏障将彻底失去,羌兵会毫无阻碍直抵中原,这个罪过,我可担当不起!”
“刺史大人此话未免有怯敌畏战之嫌!难道大人就眼看着羌人攻我城池,杀我百姓吗?!况且,羌兵大战之后,必然将士疲惫,此时,我们快速进兵,定能抓住时机,一举击溃羌人!”皇甫嵩麾下的一员悍将插嘴道。
“你是何人?!”
有插嘴他与皇甫嵩的对话,立即令董卓面色不善。
要知道,此时在议事厅中,他的地位仅次于皇甫嵩,乃是军中的第二人。
在他看来,在座众人里面,只有皇甫嵩够资格和自己讨论,其他人根本就没有插话的份。
可是,偏偏有人敢挑他言语之中的不是,这令他的脸上,有些挂不住颜色。
“不敢,卑职孙坚,现任校尉之职。”
听到这人的回话,董卓倒没什么,站在董卓身后的徐茂,却是心里一哆嗦,心道:“乖乖,没想到,他便是孙坚?!”
“哼!我与皇甫车骑谈话,何时轮到你一个小小校尉插话,还不退下!”董卓不满道。
“诶~董刺史不要动怒,孙校尉颇通谋略,多年来随我征剿时,亦是立过不少功劳,他的话我也深以为然……”皇甫嵩道。
“可是,此时羌兵势大,如果……”
董卓还要说话,皇甫嵩却一摆手,道:“董刺史,不要多说了,朝廷已经决定,要早日平叛,因此,我大军今日会在贵地歇息一日,明日一早,请董刺史点齐兵马,与我一起诛杀叛逆!”
说罢,皇甫嵩也不等董卓回话,就带着手下走了。
而董卓虽然不情不愿,可也无可奈何。在发了一通火之后,亦是安排手下人,去准备起兵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