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千卷太平律 / 第10章 何方小天堂?

第10章 何方小天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洪天贵福的大忽悠术奏效了,思考了一阵,杨秀清抿着嘴,鼻子深深吐息,虽然像吃了苍蝇一样一脸的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接受洪天贵福的观点。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至少在他没想到反驳理由之前,得暂时承认幼天王观点的合理性,毕竟人家确实是邪乎!
  杨秀清这边在心里极力说服自己听信洪天贵福的忽悠,那边椅子上一直偷偷观察着他的洪天贵福脸色却一沉。
  这位东王果竟然愿意纳谏?这还了得!
  是因为洪天贵福的穿越导致历史偏差,还是杨秀清原本就是个能够广览兼听的人?
  细细一想,洪天贵福发现前者的可能性不大。
  以杨秀清多疑、自傲的性格来看,圣神风启蒙这种事情到现在他应该还没有相信多少。虽然这段时间洪天贵福的表现确实异于同龄人,甚至异于同时代的人,但至少还没有过什么大动作,引起大震荡。
  或许洪天贵福三岁前后的表现大相径庭,不过也可以他天资聪慧,早熟,被洪秀全发现并隐藏,然后偷偷教导之类的可能解释。
  杨秀清应该不会是因为相信了圣神风启蒙,而接纳了洪天贵福的理念。所以,更可能的是他原本就是一个能够能够听取意见的人!
  仔细想来,历史上确实也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探到一些蛛丝马迹。那位太平天国的才女傅善祥不就是个例子吗?
  在被召进东王府后,傅善祥除了帮助东王起草诏命、批阅来往文书、书札,还曾多次劝说过东王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政策、措施。
  比如杨秀清在傅善祥的极力劝谏下,对“罢黜百家妖书,独尊新旧圣约”的文化政策加以修正;废除男女分馆制,恢复了家庭制;禁止破坏文物,在东王府内设“博物馆”保护文物等等。
  《管子·明法解》中说:“明主者,兼听独断。”
  虽然洪天贵福相信未来的杨秀清会堕落腐化、沉沦在权力的欲望中,但杨秀清有这样优秀的品质,哪怕只是一时,也很让人不爽。
  要是杨秀清只是一个兵法上有点小聪明的人,道德品质特别败坏的话,那洪天贵福就不需要太在意他了。
  但事实是,目前的杨秀清却有些明主的种种迹象,如此一来在他面前的时候,洪天贵福就必须小心谨慎、时刻提防。
  一个理智的农民领袖是相当可怕的,哪怕洪天贵福有些穿越者的种种优势,也不可轻易触摸虎须。
  就在他转绕着手指、心情压抑地胡思乱想之时,杨秀清差不多按耐住了内心的波澜,换了个思路。
  “小侄,听闻你受圣神风启蒙,想必也应该知道我太平军就是奉皇上帝之命在人间建立小天堂之事吧。”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听闻”。
  洪天贵福表面上举重若轻、似个没有城府的少年一样,平淡地道:
  “这我不是很清楚,那天我只是梦见一些光怪陆离的奇幻景象,一个自称上帝的伟岸身影笼罩在刺眼的光芒中,看不清面容,他向我叮嘱了些什么,可是梦境里的内容在醒来之后会忘得很快,我也不记得上帝具体跟我说了些什么。
  “只有圣神风吹拂过我的灵魂后,将我灵智启蒙,让我明悟的东西比较牢固地记忆下来。不过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东西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遗忘,只支离破碎的记得残缺片段。
  “小天堂我虽然没有印象,但以我启蒙后的大脑思考得出的推断,就是一种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具体大致表现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洪天贵福举着胖嘟嘟的小手,隔着金色瓜皮帽挠着脑瓜,微皱眉头佯装思索,然后滚瓜烂熟地背诵着《礼记·礼运篇》。
  “好了,好了,停。”
  杨秀清抬手制止了洪天贵福的背书,脸色复杂地思考了一下,随后又道:
  “你父亲十多年前生了场大病,梦游天界,期间与天父上帝相认,受其指引下凡领导顺民与清妖抗争,恢复华夏江山清净,建立人间的小天堂。
  “理论上太平天国疆土内皆是小天堂,但人间毕竟不是天界,就目前而言,只有极小范围的地区能称得上小天堂。我们需要在这样的地方定都,先建成一个小天堂,以此为根基,捣灭妖巢、击溃清妖,再逐步将整个太平天国都发展壮大成人间天堂。
  “我想向小侄请教一下,以你的神聪智慧认为,我们向往的这个小天堂应该在何方呢?”
  洪天贵福的心智也有二十多岁,不傻不孬,自然不会顺着杨秀清的吹捧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他像个得到长辈夸奖的小孩子,脸上笑嘻嘻,跟朵盛开的花似的,嘴上却谦逊地道:
  “杨叔你谬赞了,我哪有资格让您请教啊,小天堂的事情你们这些长辈应该有所想法了吧,我一个小辈年少无知,不敢妄言。”
  洪天贵福隐约猜到杨秀清要说什么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战略方向并非一开始就瞄准了金陵,以此为都,北伐京师。
  拜上帝教的成员基本都是穷苦老百姓,最牛的也不过是乡绅地主,都不是什么上层人物。他们的眼界是有限的,而且怀土重迁的观念比较深。起义之初也就想着在广西境内称王称霸,打个省城桂林就喜大普奔。
  于是他们这群乡下土鳖在永安这样的“蕞尔小邑”里逗留了半年多。
  当然在永安停留那么久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封王建政、振奋人心,让羸弱的太平军凝聚成一把锋利的尖刀,穿破数量众多但如破布一样松散的清军。
  永安突围之后,他们打桂林,失败了,逃出广西,从蓑衣渡窜进湖南,道州、彬州大捷,高歌北上,直抵长沙。
  随着起义的路越走越远,见过的世面越来越大,太平军将领们的野望也越来越高远,一般的省城都看不上眼。
  长沙围城的时候,天国内部对小天堂的位置分歧还比较多,众说纷纭,但基本没有人认为长沙是他们满意的小天堂。
  长沙移营后从益阳到岳州再到武汉三镇,太平军的大佬们一刻不曾休止地在争执着。此时比较主流的战略方向有两个:取河南为家、问鼎中原;取江南为家,专意金陵。
  杨秀清一直怀疑洪天贵福跟洪秀全沆瀣一气,所谓圣神风启蒙只不过是洪秀全的阴谋。如今谈起小天堂的事情,也有想试探的意思。
  见洪天贵福狡猾地避开了问题,杨秀清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眼睛骨碌一转,沉吟道:
  “现在我们长辈的意见不一,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有人说据武昌为都、虎视四方;有人说西入川蜀、雄踞天府;有人说兵进襄樊、北上河南;还有人说循江东去、直取金陵;另外甚至还有……南归广西之说。”
  或许是为了掩盖他想向东取金陵的真实目的,最后他很牵强地加上了已经被否定的南归之策。
  洪天贵福慎重的权衡了一下,决定迎合杨秀清:
  “我倾向于循江而下,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徐图进取!”
  “哦?”
  东王脸色一变,洪天贵福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将杨秀清内心所想高度概括出来,简直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杨秀清压下心里的震惊,口是心非、故弄玄虚道:
  “为什么要徐图进取呢?我们太平军如今声势浩大,在这武汉三镇不断扩军,估计下一次动身之时我军将达到三四十万人。加上如今士气正盛,清妖闻风丧胆,何不一鼓作气、直捣妖穴?”
  “这么说,杨叔您的想法是经襄樊北进河南,定都洛阳,横扫中原?”
  “嗯……可不咋的,就这么个意思。”杨秀清心理素质也挺好,说谎话面色如常不脸红。
  切!明明是罗大纲、苏三娘坚持的方向,非要口是心非、故弄玄虚!
  不过洪秀全也倾向于北上河南的建议,为了避嫌和尊重历史进程,洪天贵福跟杨秀清站在同一战线。
  “河南虽然人多,但是穷,而且与满清妖巢靠得近,太容易遭到围剿,生存压力大。金陵就不一样,长江天堑天然屏障阻挡北面来的清妖,江南农业发达、古语云‘苏湖熟天下足’,依托金陵,更为稳妥!
  说到这儿,洪天贵福停顿了一下,然后小声嘀咕了一句:
  “定都金陵,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时间缓冲,投入资金发展火器。未来的敌人不止是满清,还有西方殖民者啊!”
  杨秀清听力不差,加上两人距离较近所以听见了这话,不由疑惑道:
  “殖民者?西洋人吗?他们会跟我们作对?”
  这个时候第一次鸦片战争才过去十几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有几年才开始。按照后世历史教科书的话,现在中国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是什么概念呢?
  意思就是西方对中国的渗透还不够深入、侵略还不够残酷,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还得再过四十多年,民族矛盾还未上升为主要矛盾。
  再简单点说,就是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自己家门外已经被一群饿狼包围了。
  太平天国其他人没有意识到殖民者的可怕,洪天贵福却必须时刻警惕这些强大的掠夺者们。
  “这个解释起来有点复杂,但未来我们跟西洋殖民者们必然会有交手,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热武器取代了冷兵器作战。如果他们不插手我们自然没必要考虑徐图进取,直接去河南招兵百万,就能大闹京师。可是那些贪婪的猎食者怎么会不插手,他们的猎物不是太平天国或者满清朝廷其中的一个,而是整个华夏!
  “定都金陵,划江而治,缓解被围剿的压力,利用缓冲时间训练新兵、研制火器、囤积粮草、稳定后方,这才是大一统的正确道路!”
  历史上,太平天国最终选择了天京,并坚持了十一年之久。如果是定都河南,也许那场内讧之后就得被灭了。
  小天堂,只能是金陵!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